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和诊治技能,拓宽其临床诊断思维,丰富诊治经验,以综合提高其对内科疾病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能力。                

首页>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087
  • 国内刊号:31-197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2015年第05期

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后并发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郑宇;李啸扬;任雨虹;李军民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诱导化疗, 抗菌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第1次诱导化学治疗(化疗)后,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25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诱导化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发热时均按照我国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行微生物检查及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根据微生物检查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种类.统计分析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合并血流感染者17例,发生率为6.5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6%和0.58%(P==0.013).长时间粒缺组及短时间粒缺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38%和2.04%(P=0.021).高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β2微球蛋白均提示血流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头孢3代耐药多见.粒缺持续时间、化疗前T细胞数量减少及血β2微球蛋白升高等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化疗后粒缺持续时间、化疗前T细胞数量减少及血β2微球蛋白升高是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根据血流感染病原特点经验性正确选择初始抗菌药物,可有效提高血流感染治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