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和诊治技能,拓宽其临床诊断思维,丰富诊治经验,以综合提高其对内科疾病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能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0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8/R

邮发代号: 4-79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087
  • 国内刊号:31-197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γδT细胞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宿主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γδT细胞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宿主早期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小鼠模型,分别设野生对照组、野生感染组、免疫球蛋白(Ig)G感染组、抗γST细胞受体(TCR)感染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产白介素(IL)-17-γδT细胞在肺内的表达.应用抗γδTCR抗体耗竭小鼠体内γδT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肺内IL-17A、IL-17F......

    作者:潘婷婷;尹建永;万欢英;瞿洪平;韩立中;刘嘉琳 刊期: 2014- 05

  • 餐后2小时血糖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餐后2h血糖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2519名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和尿的生化检查以及BaPWV的检测,按餐后2h血糖值四分位分组,分析餐后2h血糖水平与BaPWV的相关性,以及动脉硬化患病情况.结果:①随着餐后2h血糖水平的升高,4组BaPWV值总体呈显著增高趋势,分别为(1429.85±401.90)、(1......

    作者:陈静;董文丽;孙继超;徐佰慧;王天歌;徐瑜;陆洁莉;徐敏;毕宇芳 刊期: 2014- 05

  • 老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判断是否存在NAFLD,依据病史排除酒精性脂肪肝及病毒性肝炎.入选NAFLD组52例,年龄、体质量指数与NAFLD组匹配的肥胖非NAFLD组70例(配对组),非肥胖非NAFLD组62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及生化指标.结果:NA......

    作者:陶婷;吴霖;谢雨苏;吴方 刊期: 2014- 05

  • 中老年人血清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40岁以上社区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以及血清铁、血脂、胰岛素、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2hPG)、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检测,对其中数据完整的2120名居民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铁离子浓度与NAFL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铁与NA......

    作者:林如海;吕晓斐;徐佰慧;丁琳;徐敏;张迪;毕宇芳;王卫庆 刊期: 2014- 05

  •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铁沉积的关系

    目的:探讨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的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铁沉积的关系.方法:收集行经颅超声检查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共120例,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超声阳性组(有铁沉积,n=67)和超声阴性组(无铁沉积,n=53).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比较2组患者DMT1基因rs6580779位点的多态性.结果:2组之间的基因型、小等位基因频......

    作者:魏明;谭玉燕;肖勤 刊期: 2014- 05

  • 胆汁淤积的临床诊断策略

    胆汁淤积是指由于胆汁生成障碍、胆汁分泌和(或)胆汁流动受损所引起的病理改变,临床上显著的表现是黄疸,还常伴乏力、瘙痒等症状.根据胆汁代谢异常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引起胆汁淤积的病因复杂,其临床表现各异,且具有各自的诊断标准及治疗特殊性,只有及早、正确地识别胆汁淤积,明确其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启动合适的治疗或干预方案.本文对胆汁淤积的临床诊断思路和流程进行梳理,希望有助于临床医......

    作者:周新民;夏琳 刊期: 2014- 05

  • 肝内胆汁淤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

    胆汁淤积(cholestasis)因胆汁摄取、合成或分泌障碍引起,也可因胆道梗阻形成[1].引起胆汁淤积的病因多样,肝细胞、胆管细胞以及肠道的胆汁酸转运体密切参与胆汁淤积的发病,近年来的研究以此为靶点取得诸多进展,并为胆汁淤积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陆伦根;李郑红 刊期: 2014- 05

  • 胆汁淤积的药物治疗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由于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肝脏以及体循环内胆酸、胆固醇及胆红素等胆汁成分的过度堆积,造成对肝细胞及机体的损伤.长期持续的胆汁淤积将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胆汁淤积时,体内升高的胆酸、胆红素及其他胆汁成分激活胆汁酸代谢相关核受体,上调或下调其相关靶基因,使胆酸合成减少、输出增多,并增强肝脏对淤积成分的解毒作用.但机体本身的代偿作用有限,......

    作者:马雄;王绮夏 刊期: 2014- 05

  • 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疾病

    胆汁是在胆道中流动的一种重要消化液,在非消化期间由肝脏生成后储存于胆囊中,在消化期间则由肝脏和胆囊直接排人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中含有多种成分,如胆盐、卵磷脂、胆固醇等可降低脂肪表面张力,促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增大与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而当胆汁分泌异常和(或)排出障碍时,就会使胆汁淤积,并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因此了解其发生机制对于胆汁淤积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

    作者:杨丽;曹燕;杨长青 刊期: 2014- 05

  •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以胆管细胞损伤为特征,临床特征为黄疸、瘙痒和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小于1%的患者可发生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1].药物性肝损伤分型1989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ouncilfor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ofMedicalSciences,CIOMS)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进行了分型......

    作者:陈成伟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