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和诊治技能,拓宽其临床诊断思维,丰富诊治经验,以综合提高其对内科疾病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能力。
首页>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087
- 国内刊号:31-197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10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患者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宣丹旦;邹和建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脏损害,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受累的特点,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66例,比较狼疮性肝损害与无肝损害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并对狼疮性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狼疮性肝损害患者102例(18.02%).狼疮性肝损害患者与无肝损害患者相比IgG较高[(18.65±+8.64)g/L比(15.80±7.14)g/L,P<0.01],红细胞沉降率(ESR)较快[(22.85±9.30)mm/1 h比(19.89±9.70)mm/1h,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较高(13.3±8.4比11.3±6.5,P<0.05),病程较短[(3.0±4.6)年比(4.2±6.0)年,P<0.05].给予0.5~1 mg/kg的甲泼尼龙和谷胱甘肽治疗后,70例(68.6%)患者在住院期间肝功能好转.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狼疮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神经精神系统受累以及年龄≤18岁.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损害并不少见,对于SLEDAI积分高、病程短、IgG高、ESR快的患者考虑为狼疮本身引起的肝脏损害,使用常规剂量的激素和谷胱甘肽治疗后预后较好,年龄≤18岁及精神神经系统受累是发生狼疮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