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和诊治技能,拓宽其临床诊断思维,丰富诊治经验,以综合提高其对内科疾病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能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0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8/R
邮发代号: 4-79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087
- 国内刊号:31-197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当前感染病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在我国,感染病学科作为独立的学科,随着国际医学交流的加强,新发传染病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定义在学科交叉领域,如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性肝病成为感染病科、肝病及胃肠病科共同感兴趣的疾病,各种病原体所致肺炎(包括SARS)也在感染病科和呼吸科相互交叉的领域,而发热原因待查则在呼吸科、血液科和感染科之间徘徊……感染病科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不断出现的新发传染病而变得复杂,那么感染病学科到底会向何处去呢?......
作者:翁心华 刊期: 2006- 01
-
早期胃癌研究必须从学科群建设抓起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1].30多年来,无数从事胃肠病、外科学和肿瘤学的专业人员前赴后继,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等项目中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我国胃癌的临床总体水平还不高,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较低,早期胃癌手术率<5%,这与日本的早期胃癌占50%以上相比差之甚远.而日本在早期胃癌研究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作者:吴云林 刊期: 2006- 01
-
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机会性感染的认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导致AIDS.......
作者:李太生 刊期: 2006- 01
-
胃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分子分型
新世纪肿瘤治疗的挑战之一是寻找针对病理发生学上一致的肿瘤类型的特异性靶向疗法,以达到大疗效和小毒性,其中肿瘤的精确分型是关键.......
作者:张燕捷;房静远 刊期: 2006- 01
-
从内科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谈内科医师的神经科视角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按人体解剖的系统分类,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等系统各自独立成章而又统属于系统解剖学之内,但在疾病分类中上述系统唯有神经系统疾病被排除在所有其他按系统命名的内科疾病之外,单独归为一类与内科学(internalmedicine)并列的学科--神经病学(neurology),随之也就出现了内科医师(internist)和神经科医师(neurologist)这样......
作者:陈生弟;王刚 刊期: 2006- 01
-
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相当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医学上的难题,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过去十余年中,药物治疗[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已被证实可降低病死率.尽管使用佳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变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及预后不良的现实[1].......
作者:戚文航;吴立群 刊期: 2006- 01
-
冠状动脉内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认识及防治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常见、严重的疾病之一.自1977年Gruentzig在瑞士苏黎世完成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coronarvcoronaryangioplasty,PTCA)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其发展迅速,但PTCA术后再狭窄高达50%,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高达20%~30%,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仍然达5%~10%,防止再狭窄是提......
作者:葛均波;杨巍 刊期: 2006- 01
-
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复苏医学是临床医学中进展较快的领域之一.美国杂志于2005年底发表了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新修订的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CPR&ECC)[1].......
作者:蒋健 刊期: 2006- 01
-
介入心脏病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药物洗脱支架
1977年Gru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在此后的20多年中,以PTCA为基础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其疗效已经循证医学大规模......
作者:高润霖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1例破伤风多次误诊分析
- 2 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诊断中的若干基本概念问题
- 3 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相关痴呆的临床研究现状
- 5 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β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 7 化疗粒子、DCIK细胞与溶瘤腺病毒序贯治疗胃癌1例
-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 9 慢性间歇低氧对小鼠糖代谢及肝脏JNK/Akt表达的影响
-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变异
- 11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单药辅助治疗体力状态良好的可切除胰腺癌的比较
- 12 42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 13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从临床证据到临床实践
- 14 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
- 1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6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特点
- 17 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的发展与应用
- 1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指南
- 19 抗病毒药物的肾脏损害
- 20 微RNA-28-5p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作用研究